2008/11/16

1106 野草莓學運紀錄


11/06/08 凌晨

--1106--
談起戒嚴、白色恐怖、228等,除了課本上的名詞外,
影像、圖片的記憶居然少之又少......
出生在一個歷經沈痛、流血改變後的幸福世代,
現在所享有的自由皆是前輩們一點一滴的血淚換來的,
政治媒體的混亂不是我們漠不關心甚至鄙夷的藉口,
不了解與珍惜現存自由的可貴才是最令人害怕的。
1106 大家小心 保重


11/06/08 晚上
--1106 之後--
今天最終還是蹺課過去了,
智偉、誼珊、奕嘉、鳳栩、昱廷、小狼、品妏......傳凱也來了
中友會也有一群人,地理系也是,還遇到蕾旻、嫚家。

第三次去行政院前,也是最多人最久的一次,
吳睿人老師講述的話有些底下的學生覺得,有這麼嚴重嗎......
如果真的要長期抗戰,知道那些沈痛的歷史是必要的,
唯有如此才會真正了解,當初血淚換來的自由不能輕易被抹滅。

眾人的喧囂中,
雖然有些輕浮的言語另人害怕(但或許這也是某種鄉民聚集的必要之惡XD)
我們為何坐在這裡?是一個必須不斷提醒自己的問題,
葉啟政老師說:今天我其實是很不想來的,因為我無法相信20年前的事今
日居然再度重演。

現場的同學們20人為一小組,也真正討論著接下來的行動與各種建議,
身在其中的我不由得充滿驚奇,確實能感受到大家坐在這裡的相同理念,
以及對這塊土地不再冷漠的關心。

今天的活動必然只是一個開始,一個希望是和平非暴力,爭取人權自由的開端,
1106之後呢?
不能讓堅持在活動後就消散了,如果今日開啟了你對人權自由的關心,
之後也別讓它熄滅!

有空,請到行政院前坐坐,不論你原來的想法會改變與否,
至少你會看見一群不冷漠的人們,溫暖的捍衛我們珍貴的自由!


11/07/08 早晨
--行政院前的晨起--
智偉、品妏、祐昇、理哲、昱廷、元慶、嘉儀與一群人的認真的討論,
3點多大家都累了,躺在睡墊上卻不太容易入睡,
蚊子今晚大概吃很飽~睡睡醒醒中,
4點多,品阿妏看著熟睡的大夥與站在行政院門內同樣也在守夜的兩位警察伯伯,
她說:「這樣看起來好像警察伯伯在守護著大家 :)」

看著天未亮就在打掃馬路的清潔人員,這是我難得看見的台北街景吧。
稍微睡了一下,5點多醒來,天濛濛亮中,政院門口出現一位不知是誰的小職員,
我沒很認真聽,約莫就是以違法之說勸我們快回去,十幾個人在門內外辯論,
當然是不了了之(我們的訴求都是修改集會遊行法了--應採報備制!......)。

ps:現場回報 by amos0430
5.50~6.10 左右
一個自稱是這邊負責的警官
以「不代表任何身分」的角色來跟學生溝通
想知道怎樣的層級出面我們們才會撤離

有一些學生跟他聊聊
聊了有關「這是個別事件還是政策問題」「誰要負責」之類的問題
但都表是重大決策要大家投票


好幾位警察伯伯在跟學生們聊天:)
這個畫面對比今早報紙上的所有照片,顯得美麗多了~
收好睡墊、吃著好心阿姨送來的早餐,
對於宣傳與後來的行動等現場還是會有很多小組討論與表決,
社會運動的策略與動員應該會逐漸成型。

如果你想了解學生們的社會運動,雖然有著初啟的生澀,但這裡會是一個很不錯得教室,
可惜我要回學校宣傳順便上丁丁的課XD

一樣的話,有空的人,歡迎到行政院前坐坐,
這場活動仍在持續進行且成長中,很需要更多更多的人加入!


11/09/08
--這個活動的特別之處--
在經歷從開始、搬遷到決策小組的改革、直接參與的討論方式,
一切過程中,總有讓人擔心甚至厭惡的人事物層出不窮,
但想不到,最後最後,總會凝聚在一個不錯的階段性跨越上,
今晚的全體學生共同討論,雖然沒有聽到結束就先走了,
但看了會議記錄與智偉的轉述,
它的的確確走向了不錯的道路上!


忙到現在,身在其中發現這些轉變的我雖然疲累但最後覺得多少是值得的,
台灣的政黨輪替要多久才實現,這個活動短短3天決策小組就從誕生到改選了!
而且是在現場學生共同參與討論下達成的。

本來一直覺得核心小組的穩定最重要,來靜坐的學生們多數還是屬於動員,
在這個過程中,本來以為要交由大家共同討論的方式來決策方向是不可能的,
       (畢竟公民參與有其困難度)
如此年輕初生的、甚至可能還不太算是個團體的一群人,
居然跨出了讓人欣慰的第一步!

第三天了,其實想不想結束也不是台北場的人能決定的了,
全省各地其他大學生的響應,多得嚇死人的物資,吃不完的食物
都說不接受捐款還是一直拿錢來的民眾,媒體記者與社會的關注,
長期抗戰似乎也不是台北這邊的決定,只是再來全國大學陸續都有活動,
台北這邊似乎也無法中止......

即使不成功,練體質也好!能喚醒更多更多學生或大眾們對於政治 正面的關心參與,
讓大家不要逃避或漠不關心與你切身相關的政治,
對我來說是最有意義的一部分了!

來吧! 仔細觀察你會感受到自己真真正正處在一個歷史現場中,
一個開啟台灣公民參與新世代的重要過程!

......待續